4月14日上午,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2/2023年會綜合大會在湖北武漢市隆重開幕。本屆年會聚焦城鎮水務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是圍繞行業熱點、難點、痛點問題,集行業分析、政策解析、專家研討、技術交流、產品展示等為一體的行業盛會。中國城鎮水務行業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領導的高度重視,部城建司司長胡子健、村鎮司副司長牛璋彬出席綜合大會并致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對城鎮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指導意見,在行業內引起強烈反響。
住建部城建司司長胡子健先生致辭
很高興受邀參加這次年會,我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同湖北省、武漢市有關單位召集大家齊聚一堂,為了城鎮水務行業的健康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非常有意義。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的靈魂。近年來,城市水務領域“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城市供排水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城市的供水管道長度達到了106萬公里,全年供水總量670多億立方米,城市每天的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1億立方米,基本消除了地級城市建成區2900多條黑臭水體;各地正在深入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不斷地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城市內澇發生的頻次逐步降低;已經建成了130個國家節水型城市。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在座的各位同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思路” ,要“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這些重要的指示批示,為我們做好城鎮水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對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城鎮水務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是一些小區供水“最后一公里”依然存在薄弱環節,部分群眾反映自來水還存在“不好喝”的問題。二是一些縣級城市的建成區還存在黑臭水體,嚴重影響人民的幸福感。三是雨天內澇積水、“城市看海”時有發生。這里面,既有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破壞自然空間的歷史問題,又有治理措施不系統,“只重點、不重面”的問題,也有城市的管理者應對氣候變化 “好了傷疤忘了疼”、風險意識不足的問題。
下一步,我們要從5個方面入手,促進城鎮水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第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推動城市排水防澇工作取得新進展。我們要與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水利、應急等部門一起,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開展城市排水防澇體檢評估工作,督促各地落實責任,加快推進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避免發生“城市看海”,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第二,統籌治理和調控,扎實推進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政治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全力抓好縣級城市的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環境部門開展黑臭水體環保專項行動,組織明察暗訪,強化監督考核,指導各地系統治理,確保按期完成年度目標。
第三,統籌規劃和建設,系統推進海綿城市理念落地生效。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發揮試點、示范城市的引領作用,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向系統化、全域化縱深發展,深化海綿城市相關標準、制度和法規的體系建設,將海綿城市理念貫徹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個方面。
第四,統籌傳統和創新,穩步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強化傳統基礎設施的科技賦能,積極引入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新技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市的供排水基礎設施 ,以及河道等關鍵節點,布設智慧化感知、監測設施,及早預警,及時處置,提高基礎設施的韌性能力。
第五,統籌當前和長遠,不斷推進城市水務的相關法規體系健全完善。為貫徹落實《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我部修訂發布了排水許可管理辦法。目前,我們正在組織修訂《城市供水條例》,從水源的風險應對、優化供水服務、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設計了一系列制度,尤其在供水“最后一公里”的保障方面,做了重大的突破,目前正在全力推進立法的進程。
推進城鎮水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要靠我們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各級城鎮水務主管部門要勇于擔當,心系群眾,心系行業發展,為水務行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創新的主體,城鎮水務領域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維企業要再接再厲,以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為行業貢獻品質卓越的工程、產品和服務。各級城鎮水協是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要用好自身特有的優勢,在破解發展矛盾、推進行業進步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服務行業、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同志們,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讓我們攜手,堅定不移地推動城市水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住建部村鎮司副司長牛璋彬先生致辭
牛璋彬在致辭講話中指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要求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供排水設施是村鎮重要的基礎設施,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和城市相比,村鎮的供排水設施依然基礎非常薄弱,需要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當中,補短板強弱項。
近年來,我們司積極推進村鎮供排水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去年住建部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共同出臺了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下一步,我們要持續發力,抓好相關工作。我們將正視城鄉差異,城鄉一體化并不意味著城鄉一樣化。我們要尊重村鎮建設的規律,村鎮和城市相比,在空間形態、環境容量,經濟智慧發展水平上有巨大的差異。我們將更加重視小型化、分散化、生態化的技術,更加重視低成本、易維護的運行方式,更加重視污水資源利用的水平。我們要加強城鄉統籌,要以城帶鄉,要把城市好的服務延伸到農村,而不是簡單地把城市的設施延伸到村鎮。我們要縮小城鄉差距,要以縣域為單元統籌規劃建設布局村鎮供排水設施,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要讓生活在村鎮的居民和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樣,享受到干凈、便捷、安全的自來水,享受到順暢的排水服務,享受到優美的水環境質量,不再飽受水災害的困擾。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