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成熟女多多网,理论在线好妈妈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中国女优无码

業務交流

行業熱點

國際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交流 > 國際交流
“無水工廠” ---化妝品巨頭歐萊雅踐行清潔生產新理念
發布日期:

上個月結束的IWA網絡版世界水大會(IWA Digital World Water Congress)中放映了一部名為《Brave Blue World》的水專題紀錄片。這部紀錄片陣容十分強大,包括國際水協會前主席、現任密歇根大學教授Glen Daigger,以及好萊塢大腕馬特·達蒙都紛紛上鏡背書。紀錄片中介紹了歐萊雅在墨西哥的“無水工廠 (Dry Factory)”。據歐萊雅介紹,這是其集團全球第五座無水工廠。到底什么是"無水工廠"?本期IWA微信公眾號文章將帶大家一探究竟。
  2023-11-01T02:16:47.png
  圖1. 位于墨西哥的歐萊雅工廠 |圖源:Netflix截圖
  水循環工廠
  有數據顯示,工業用水占全球水耗的近20%,而且總消耗量呈上升趨勢。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于2019年發布的《Global Water Report》 顯示,在2015-2018年間,盡管著手減少水耗的公司數量幾乎翻倍,但同期有約50%的公司表示其用水量有所上升。
  正如該報告提到的:“當前企業的行動并沒有趕上水危機所需的緩解步伐和規模。相反隨著他們生產規模的擴大,用水的不安全性的風險只會逐年增加。”盡管如此,還是有企業在嘗試阻止這一趨勢的惡化,歐萊雅(L'Oréal)就是其中的一員。在過去的10年里,這家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公司雖然產能逐步增加,但其水耗卻減少了三分之一。
  據歐萊雅的環境主管Jean-Michel Pille 介紹,他們大概正是在10年前開始走上“環保工廠”的綠色之路的。當時他們在廠內引進了一套水耗管理工具,這是公司歷史性的轉折點,這套系統不僅讓管理層知道工廠各工序的水耗情況,還為后續的節水節能計劃提供了數據支持。
  從污水處理入手,他們嘗試尋找物耗最小化的途徑,他們還在集團內部形成無形的競爭氛圍——那些表現最優異的工廠成為其他工廠追趕的標桿。此外,工廠還將凈化后的污水回用于清洗用水和蒸汽用水的再生水源。在這樣的背景下,自2017年起,歐萊雅和法國水業巨頭SUEZ合作,引入了回用水技術,在世界各地的工廠開始推行閉環水圈(Waterloop)的實踐探索,并給這些工廠標上“無水工廠Dry Factory”的標簽。
  他們對無水工廠的定義是很苛刻的——他們要求該廠唯一的水耗是產品自身含有的水分(例如原材料中的水)以及員工日常喝水或咖啡所消耗的水。也就是說,生產工藝產生的用水將得到100%的循環回用,例如反應罐清洗產生的廢水在原位凈化后用于冷卻等其他用途。除了循環用水,歐萊雅還不斷尋找減少總水耗的技術方案。截至2017年,集團已經有11間工廠引入了水回用的設備,其中包括了中國蘇州的廠區,但至今只有5個工廠被評定為“Dry Factory”。集團定下了兩大目標,第一是在2020年前每個產品的單位水耗減少60% (對比2005年的基準);第二是在2030年前在全球接近40個生產工廠都使用Dry Factory的技術,其中埃及、印度、以色列和南非是他們的重點落實地區。
  西班牙Burgos工廠
  2023-11-01T02:16:55.png
  圖2. Burgos 工廠 |圖源:YouTube
  位于西班牙布爾戈斯(Burgos)的工廠始于1971年,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綠色工廠的建設。他們首先于2014建造了一個生物質發電廠和光伏發電系統,實現工廠的碳中和甚至減排盈余。2015年他們開始污水循環系統的建設。2017年,該廠成為歐萊雅全球首座Dry Factoy。
  2023-11-01T02:17:06.png
  圖3. Burogs廠的污水處理系統的外觀 |圖源:L’Oreal
  意大利Settimo-Torinese工廠
  意大利的Settimo Torinese工廠是第二個Dry Factory。效仿西班牙工廠的經驗,該廠也在廠房頂部安裝了14000塊光伏板,相當于7個足球場的面積。另外也建造了生物質發電廠,利用當地的農業副產品發電。早在2015年他們就實現了碳中和的任務。
  實現能源自給之后,水回用是下一個挑戰。
  2023-11-01T02:17:13.png
  圖4. Settimo Torinese工廠的光伏板 |圖源:YouTube
  該廠的主要產品是染發產品,產品面向整個歐洲地區。根據自身廢水的特性,他們采用了生物+物理化學的污水處理工藝,然后使用反滲透和蒸發濃縮作為水回用技術,滿足每日200m3的回用水需求。
  2023-11-01T02:17:23.png
  圖5. Settimo Torinese工廠的污水處理系統 |圖源:YouTube
  除此以外,工廠技術人員也不斷優化廠區的用水量。2014年他們對配料池的清潔系統進行優化,減少了清洗所需水耗;然后安裝超濾系統去除廢水中的主要雜質(去除率達85-90%);到了2016年,他們又引進了反滲透系統使出水達到回用標準。這些措施使廠區每年的水耗從原來的6000萬升降至3800萬升,而且這些用水都得到循環回用。到了2018年7月之后,工廠甚至還有多余的凈水出售,為此他們和法國的Engiec成立了新公司為當地的供暖系統提供清潔用水。
  俄羅斯Vorsino工廠
  2023-11-01T02:17:29.png
  圖6. Vorsino工廠鳥瞰圖 |圖源:Youtube
  位于俄羅斯Vorsino的工廠是歐萊雅第三個實現Dry Factory的廠區。該廠建于2010,位于Kaluga地區的Vorsino工業園,距離莫斯科南部85公里。廠區占地占地面積10,000㎡。它主要生產護發產品(如洗發水和護發素)以及歐萊雅旗下Paris和Garnier品牌的染發劑。2015年,公司開始對該廠區進行擴建,目的是使產能翻倍的同時,提高工廠的環保表現。新置的水處理系統讓70%的污水得到原位回用,終端產品的單位水耗減少了77%(相比2011年的數據)。另外安裝的光伏發電系統覆蓋廠區10%的電耗,通過晶體化處理技術,產生的固體殘留都無需運至堆填區。
  到了2018年,該廠的水回用率已經升至99%,并最終獲得第三個Dry Factory的稱號。另外該廠也獲得美國綠色建筑協會LEED V4的鉑金級認證。
  這三個Dry Factories的落成也幫助歐萊雅公司在2019年獲得AAA級的高分認證。在2018年之后,歐萊雅在比利時的Libramont工廠和墨西哥城的工廠相繼宣布成為第四和第五個Dry Factory。
  打造綠色供應鏈
  除了自己優秀之外,這家法國公司還希望供應商也一起“變綠”。他們從2013年開始就鼓勵其包裝和原材料供應商一起參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的水資源信息披露項目(Water Disclosure Project),每年向CDP及公眾發布其環境績效數據和水管理策略計劃。截至2017年,已經有84個供應商同意參與這個項目。環境主管Jean-Michel Pille透露他們下一步的計劃是讓供應商能夠監控自己的用水和污水排放情況,共同構建解決方案,實現全供應鏈的水循環。除此以外,他們還樂于與競爭對手分享其Dry Factory的技術和經驗,并且已經與寶潔和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進行過交流。
  其他大廠的行動
  當然歐萊雅不是唯一一家在實踐“無水生產”的公司,微軟公司也在為此努力中。他們在2020年9月份表示,要在2030年前使更多的凈化出水回到水資源緊張的流域。他們還計劃投資濕地恢復等項目。
  微軟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總經理Brian Janous表示,微軟位于亞利桑那州的數據中心在將來的運行中,一年有超過6個月不需要使用任何水進行冷卻。相反,當溫度低于29℃的時候,它會使用室外空氣進行冷卻(所謂的絕對冷卻adiabatic cooling)。而在溫度較高的時候,則轉為蒸發冷卻,和傳統的冷卻塔等系統相比,蒸發冷卻所需的水量少90%。同時公司也將增加對太陽能發電的投入,每年還將節約3.5億升水耗。
  2023-11-01T02:17:37.png
  圖7. 微軟的數據中心 |圖源:Microsoft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微軟自然還會利用自身的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其他公司和政府跟蹤用水情況,并供水事故作出預警提示。
  除了微軟,許多歐洲公司也在重新思考他們和水之間的關系——近年因氣候變化造成的干旱影響了萊茵河的運輸,繼而影響了歐洲的制造企業的物流。另外,因為冷卻水資源短缺,諸如鋼鐵生產商ThyssenKrupp以及化工巨頭Evonik、巴斯夫(BASF)都被迫減產。
  BASF在其2019年企業報告中就指出不能再忽視“低水情況”的影響。對此,他們安裝了一套低水位預警系統,并且租用可以應對低水位的運輸船舶,并引入可以提高循環水回用次數的設備,逐步提高其水資源管理的可持續性。
  隨著氣候變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日漸顯現,相信“無水工廠”的理念會越發受到工廠企業的重視。這不僅是噱頭,而且是能真正為企業創造效益的方案。最后分享一下西班牙Burgos Dry Factory的介紹視頻,這可能是工業4.0時代現代工廠應有的模樣。
視頻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