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發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合同社會資本方會計處理11個實施問答和3個應用案例,在PPP項目凈入庫數呈現穩定增長勢頭的同時,規范項目會計處理,確保PPP項目規范有序發展。
明確模糊性概念
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看來,此次發布的實施問答和應用案例,主要為了執行落實好《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下稱《14號解釋》),解答實務中PPP項目社會資本方會計核算的重點問題。
上述實施問答和應用案例對于PPP項目中的部分關鍵概念作出明確界定,如“合同約定的運營期間”“控制”“管制”“重大剩余權益”等。
“對上述名詞進行范圍界定,在實務過程中非常有必要。”崔志娟舉例說,規范的PPP項目合同應當同時符合下列特征:一是社會資本方在合同約定的運營期間內代表政府方使用PPP項目資產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二是社會資本方在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就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獲得補償。
其中,對“合同約定的運營期間”“社會資本方代表政府方使用PPP項目資產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社會資本方就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獲得補償”等概念的理解,直接影響PPP項目合同是否符合“雙特征”。
《14號解釋》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以來,社會資本方的會計人員進行相關處理時遇到了會計準則適用的邊界問題。比如,在某個PPP項目的服務中,如果主要部分由政府控制,那么小部分不由政府控制的服務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困擾著會計人員。
在大岳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永祥看來,PPP會計準則剛推出,遇到邊界模糊的問題很正常。實施問答和應用案例解答了社會資本方會計人員的困惑,為PPP項目會計工作指明方向,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和社會資本方對會計處理的干預,進而達到避免合規性風險,以及由于對《14號解釋》的不同理解導致的在監管時產生糾紛等問題。
強化實操應用
對模糊概念的界定,其目的是服務于實務操作。實施問答對一些實務應用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明確。這部分內容有的來自于政府方PPP核算應用指南,如“雙控制”環節的應用;有的是企業的特殊事項,如集團合并報表。
“這些具體規定解決了我國PPP實踐場景的會計核算,便于企業對于資產權屬進行識別判斷,防止出現‘孤兒資產’問題。”崔志娟舉例說,如“雙控制”環節應用部分,本身是政府方會計核算研究的一個難點。為了方便具體實操人員理解并運用,“雙控制”的分類和表述只能采用列舉方式,指導會計人員把握資產是否被政府方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我國實施的PPP項目類型較廣,均規范在一個會計準則里,因而,資產識別和確認顯得更加重要。”崔志娟說,我國采用國際上的“雙控”標準來區分資產權屬,這在會計政策上是新的處理方式。從“雙控”角度識別資產屬性,避免過去一刀切將其作為政府方“固定資產”的情況。
除實施問答外,此次財政部發布的3個應用案例,分別針對無形資產模式、金融資產模式和混合模式,從案例本身來看應屬于核算的示例形式,并非是一個PPP項目全流程的核算案例。
這3個案例的共同點是根據合同履約義務確定建造階段和運營階段企業的會計處理,主要是涉及資產的確認和收入確認問題,還增加了大修的核算。在實際應用中,會給企業方一些更加明確的核算指導建議。
實際工作中,社會資本方在會計核算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困惑。如,PPP項目初始投資為無形資產后,其更新改造投入如何處理?到底什么情況下確認無形資產,什么情況確認金融資產,怎么基于國家政策和合同來判斷履約義務?什么時間點確認收入,收入到底在何時實現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社會資本方的會計核算。
分析其成因,崔志娟介紹,這是由于PPP在我國的推廣存在3個重要的變化:一是新修訂預算法所體現預算體制改革變化,二是社會資本方回報機制的變化,三是PPP作為政府投融資管理的常態機制要納入政府方核算。這樣,社會資本方的核算需要跟政府方核算在履約合同的同一事項核算方面呈“鏡像關系”,在非同一事項核算方面要體現整體一致性。
“此次發布的應用案例應當說部分解決了實踐中的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如BOO(建設—擁有—運營)、TOO(轉讓—擁有—運營)項目核算問題,PPP系統性的會計核算問題等,還有待進一步考慮。”崔志娟認為,未來對PPP項目會計處理問題將會進行更深層次的解釋。
提升PPP項目合規性
規范有序是PPP項目今后發展的主要基調。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項目半年報中的核心數據顯示,PPP市場規模穩中有增,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額顯著增長;新入庫“兩新一重”項目投資占九成。PPP市場繼續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繼續應用PPP模式。財政部PPP項目庫的數據在持續增長。國家發改委發言人日前又一次提出大力發展PPP以穩定經濟增長。PPP在我國作為國家長期政策選項是非常明確的。”金永祥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推進鄉村振興等戰略,資金需求將超過100萬億元,離不開社會資本的參與。
“《14號解釋》的出臺以及這次實施問答和應用案例的發布,都是PPP政策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理順了PPP的會計處理,更重要的是發出了政府對PPP重視的信號。”金永祥說。
崔志娟認為,此次針對企業方的會計處理細節方面的內容,在規范和指導社會資本方的會計核算,建立與政府會計核算“鏡像關系”的體系,發揮PPP合同的會計監督作用等方面意義重大。
會計是對經濟業務事項的反映。會計對PPP合同的反映通過財務信息對外公開,可以反映PPP項目合同的經濟事項,促進合同簽約的規范性。
“未來,PPP項目應當在合規合法、責任義務明晰、權限劃分得當、回報機制合理等方面發力,特別是要融合財務核算、稅務籌劃、項目管理等業務知識,做好事前謀劃,防范項目履約風險。”崔志娟說。
來源:(市場委供稿 稿件來源:公眾號:大岳咨詢 大岳咨詢是市場委的理事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