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項目簡介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游泳體育運動也隨之廣泛開展,此時游泳場館的建設采用的都是國外的設計規范、標準和技術。《游泳池和水上游樂園給水排水設計規程》(CECS 14:2002)頒布實施以后,國內游泳池產業開始迅速發展,游泳場館建設數量、規模和質量逐步提高。
為應對未來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需求,研究團隊在游泳池水處理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研發。通過多年的研究和積累,突破了一批游泳池水處理關鍵技術。此外,建立的游泳池標準體系成為全國從事游泳池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和設備制造等專業人員的規范準則。
經科技成果鑒定,由彭永臻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科技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2 主要技術內容
1.創新點
(1)游泳池水處理技術體系
游泳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主要技術內容(圖1-1)涵蓋游泳池循環系統、過濾系統、消毒系統三大方面,主要包括:
①可調式布水口:針對傳統游泳池和可升降游泳池池底系統之間的轉換,研究了一種適應兩種系統轉換使用的可調節布水口,能方便應用于普通游泳池和可升降游泳池。
②自動清潔系統:針對泳池難以清洗,非人員活動區的結構地面附近區域會產生池水循環死水區,研制了一種新型的游泳池自清潔系統,尤其適用于升降池底泳池地面的自動清洗。
③壓力式過濾器:具有納污能力強、過濾效率高、阻力小、布置靈活、維修周期長的優點,能適應不同負荷的泳池,實現了設備自動化控制運行。
④負壓過濾器:負壓過濾器將需要處理的池水通過重力回水流入該系統,利用水泵抽吸設在顆粒過濾介質底部的集配水系統,就使流進該系統的池水經過顆粒過濾介質和該系統底部的集配水系統,再經過水泵的抽吸使其經過顆粒過濾介質達到去除雜質,并將清澈凈潔的池水輸送回游泳池。
⑤臭氧消毒工藝:針對游泳池池水余氯可能與人體皮膚、尿素等接觸反應,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副產物問題,結合臭氧的特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率先提出全流量半程式、全流量全程式、分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處理工藝。
(2) 游泳池標準體系
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建立了我國游泳池標準規范體系,包括7部國家行業標準,1部國家標準圖集:《公共浴池水質標準》(CJ/T 325-2010)、《公共浴場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 160-2011)、《游泳池水質標準》(CJ/T 244-2016)、《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 122-2017)、《游泳池用壓力式過濾器》(CJ/T 405-2012)、《游泳池及水療池用循環水泵》(CJ/T 534-2018)、《游泳池除濕熱回收熱泵》(CJ/T 528-2018)、《游泳池設計及附件安裝》(10S605)。
2.應用情況
本項目建立的游泳池水處理技術體系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項目中,建立的技術標準體系更是成為全國游泳池行業相關業主、廠家、設計、施工、運維人員的工作準則和依據。研究技術成果已應用于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包括2008北京奧運會、2014南京青奧會、2019武漢國際軍人運動會、2022杭州亞運會等高標準競賽型游泳場館,應用工程面積超8000萬平方米。
我國游泳池行業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達到150億規模,并將按照年均6.5%的速度增長。水處理是游泳池行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按照50%的比例,項目成果直接影響的產業規模將超過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