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水資源集約節約水平,提高城市節水系統性,深入推進城市節水工作,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節水工作的指導意見》(建辦城〔2021〕51號)(以下簡稱《意見》)。
01 節水優先是新時期治水的關鍵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節水工作,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指出當前的關鍵環節是節水,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要深入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使節約用水成為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自覺行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新時期做好城市節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設領域全面落實節約用水要求,著力提升城市用水效率,城市節水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2012年到2020年,全國城市節水量累計達到453億立方米,相當于5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年調水量。2020年,全國城市再生水利用量達146億立方米,較2012年增長4倍以上。截至目前,創建十批共130個國家節水型城市,其用水總量占全國城市用水總量的58.5%,有力帶動了全國城市節水工作。
然而,我國城市節水依然面臨部分城市空間規模布局與水資源不協調,城市水系統建設整體性不足,基礎設施短板明顯,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全方位推進城市節水,是主動適應我國水資源形勢,提高城市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有效路徑。《意見》深刻把握我國城市節水的主要矛盾,立足新發展階段,突出新發展理念對城市節水的引領作用,著力構建城市節水新發展格局。
02 突出系統節水,構建城市健康水循環體系
《意見》注重以系統思維推動落實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著力構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環。在規劃層面,《意見》提出編制實施城市節水規劃,將城市節水要求落實到各領域專項規劃中;要尊重地域自然特征和約束條件,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保護山水城格局;要以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生態環境容量為基礎,合理確定城市規模、空間結構、開發建設密度和強度,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在建設層面,《意見》提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加強城市吸水、蓄水、凈水、釋水的能力;要統籌城市水系統、綠地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建設,建設藍綠交織、灰綠相融、連續完整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到2025年,城市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力爭達到40%。在實施層面,《意見》提出要以建設節水型城市為抓手,推動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單位、節水型社區(小區)等節水載體建設,筑牢城市節水的社會基礎,系統提升城市節水工作;要深化節水型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節水型城市對城市節水工作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
03 強調精準節水,著力提高城市用水效率
《意見》結合城市節水現狀,聚焦短板,精準發力,力求切實提升城市用水效率。一是推動再生水就近利用、生態利用、循環利用。《意見》提出要科學統籌規劃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設施,以現有污水處理廠為基礎,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缺水城市特別是水質型缺水城市,積極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二是狠抓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意見》結合近年來各地在控制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方面經驗做法,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確管網漏損治理工程實施方案,加快實施智能化改造、管網更新改造和管網分區計量等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同時,建設一批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示范城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三是大力推進工業節水。《意見》提出通過加強工業企業用水定額管理、開展水效對標達標、實施節水設施改造、完善企業用水監測計量等措施,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加大工業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力度,形成產城融合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模式。四是推廣節水產品(設備)和工藝。《意見》提出積極推廣技術先進、成熟適用、節水效益顯著的節水產品(設備)和工藝,加快培育和發展高質量節水產品市場;推行水效標識制度,打擊水效虛標行為,逐步淘汰水效等級較低產品。
04 強化機制節水,健全城市節水長效管控機制
《意見》著力營造有利于促進城市節水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激發城市節水的內生動力。一是健全管理機制。壓實責任,將城市節水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主要供水用水單位,強化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制度實施,全面推進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推進節水“三同時”管理。二是完善價格機制。完善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并及時調整,放開再生水定價,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水資源節約、用水需求調節方面作用。三是優化財稅機制。積極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同時強化節水相關增值稅、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優惠政策落實。四是強化引導機制。積極推廣合同節水,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有序參與城市節水,激發市場活力;廣泛開展城市節水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城市節水宣傳長效機制。
水是城市的命脈,是城市的血液。新發展階段,各地區各部門要把城市節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構建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環境明顯改善、水安全有效保障的城市水系統,走好節水減污降碳、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張志果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副院長/陶相婉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