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委日前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全文請點擊鏈接查看),明確要求落實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和改善人居環境的要求,啟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加快補齊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對行動方案進行了相關解讀,供業界參考。
近年來,各地加大建設力度,污水處理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根據《城鎮排水統計年鑒》的數據,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共有城鎮污水處理廠4205座,總處理能力為1.87億噸/日,全年污水處理總量約562億噸,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4.54%。但縱觀整個污水收集處理系統,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污水管網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發展,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存在大量管網空白區,造成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和水體黑臭多發;另一方面,精細化管理不到位,污水管網的管理和運維機制碎片化,存在管網破損錯位、錯接混接、淤積嚴重等問題,地下水、雨水入滲,導致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效益不高,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此情況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委聯合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和具體要求。
《行動方案》在行業引起熱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行動方案》的方向明確,定位清晰,目標具體,定將有效推進我國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領域的全面發展。
一、樹立系統觀念,推動廠網河(湖)一體化
我國當前的污水處理與收集,管理機制條塊分割趨勢明顯,缺乏系統性思維,由此直接導致了污水管網運行維護的碎片化,帶來一系列不該發生的問題。如管道錯接混接,坡度不對,甚至倒坡;清淤維護修復不及時,相互推諉,主體責任不清;污水偷排、超標排放無人管理等;導致污水處理廠進水有時清湯寡水、污染物濃度偏低,污水處理“花錢不討好”;有時又出現工業廢水超標納管的現象,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運行,也制約了污泥處理產物的資源化利用。
針對城市水環境綜合改善的總體目標,需要強化系統治理的指導思想。水體污染表現在水里,但根源在岸上,核心在污水管網。必須樹立系統觀念,進行整體謀劃,提高對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和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整體認知,從城市、區域乃至流域角度進行綜合管理,統籌實施。要充分認識并遵循污水治理的科學規律,在積極推行污水處理、管網收集和河湖水系“廠-網-河(湖)”一體化運作的基礎上,統籌安排全系統內部各單元各模塊的建設、管理和整治。
《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低于100毫克/升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持續推進污水管網補短板,提升污水收集處理的系統性和效能,才可能達成既定目標。
二、關注指標更趨合理,從處理率轉向收集處理率,從COD轉向BOD
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著“重廠輕網”的問題,各地對生活污水收集設施重視不夠。目前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接近95%,但是城市污水的收集處理率指標卻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反觀歐洲很多國家,只有污水收集率而沒有污水處理率這個概念,更重視污水收集環節的運行效率。這次的《行動方案》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制定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的工作目標,意味著未來的工作重心從重視污水處理轉向污水收集處理并重,從單純關注出水轉向進出水并重,抓住了當前污水治理的核心問題,明確了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行業工作的主旋律。
長期以來我國市政污水的BOD濃度偏低,但污水收集處理的重“量”輕“質”問題比較明顯,各地污水處理廠通常按水量進行結算,對于水中可生化污染物的濃度則關注不夠?!缎袆臃桨浮芬幎诉M水BOD的最低限值,強調了對可生化污染物的收集問題,對于污染物收集效能的提升提出了明確要求。
三、如何通過市場機制,破解體制障礙,提高設施運行效能
當前我國污水治理的問題,除了收集設施有明顯短板外,在工作機制能力建設方面也有欠缺。健全排水運行管理長效機制,核心是解決“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行動方案》對于機制建設和激勵支持政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我國現在約有661座城市,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的城市不超過10%,需要盡快改變這種廠網分離、建管分離的碎片化管理模式,加快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管理,開展統一的規劃、建設、運行和監管。政府應負責該鏈條的兩端,牽頭整個系統的規劃設計,并依法實施監管考核;專業化企業則應做好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維護工作,保證出水達標。
為破解體制障礙,提高設施運行效能,應考慮引入市場機制,強化競爭模式,通過BOT、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選擇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專業隊伍,進行一體化運維,政府實施績效考核,按效付費;這將有利于總體統籌,使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更加高效。以北京市為例,城區17座污水廠已全部改造成再生水廠,全市按照4個流域進行區域劃分、實施網格化管理,為廠網河(湖)一體聯動提供保障。
四、強調因地制宜、一城一策,不搞一刀切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維水平差異巨大?!缎袆臃桨浮吩趶娀熑温鋵嵉耐瑫r,充分考慮地區差異,提出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原則,要求各地人民政府細化工作目標,形成工作任務清單,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確保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有序推進。這是積極務實的做法,兼顧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助于三年行動真正落地取得實效,早日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
總體來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體現了我國污水治理理念的進步,有望逐步解決污水管網建設及運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為城市水環境的總體改善奠定基礎。在《行動方案》的指引下,未來行業將進一步開展管網建設及運維標準提升、污水收集和處理績效考評機制強化、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及調整機制優化等工作。(來源: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