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成熟女多多网,理论在线好妈妈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中国女优无码

政策規范

法律法規

行政法規

政策文件

政策解讀

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動態

現行國標

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動態

現行行標

現行團體標準

國際標準

政策文件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規范 > 政策文件
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關于印發《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和《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3-10-25T13:09:09.png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進一步做好農村改廁工作,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組織制定了《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同時,在各省(區、市)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實地核查和公示,遴選了9種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這些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側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關部門將進行廣泛宣傳推介。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要求,認真學習借鑒典型模式,積極推進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切實把好事辦好。
  附件:
  1.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
  2.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
2023-10-25T13:09:31.png
 附件1
  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指南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關于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的通知》要求,改善農村廁所衛生條件,以就地就近處置、源頭控污減排為原則,促進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特制定本指南。
  一、主要方式
  我國農村廁所主要包括簡易旱廁、三格式、雙甕(雙格)式、沼氣池式、糞尿分集式、雙坑(雙池)交替式、完整上下水道水沖式等類型。農村廁所糞污治理是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關鍵,重點是解決糞污無害化處理問題,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資源化利用。
  (一)水沖式廁所糞污分散處理利用。分散處理利用包括單戶、聯戶兩種。為實現無害化處理,應確保廁所糞污貯留的有效時間,三格式化糞池第一池不少于20天,第二池不少于10天,雙甕(雙格)式化糞池前甕(格)不少于30天,三聯通式沼氣池不少于45天。使用沼氣池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可統籌處理廁所糞污、畜禽糞污、餐廚垃圾、農作物秸稈、尾菜等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鼓勵充分利用已有沼氣池。處理后的糞污可采用兩種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一是液態利用,即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糞液,稀釋后就地就近就農利用,也可排入土壤滲濾系統或人工濕地等進行生態處理;二是固態利用,即糞渣、糞皮及沼渣等就地堆漚腐熟、就地就近就農利用,也可收集轉運至集中處理點再處理利用。
  (二)水沖式廁所糞污集中處理利用。主要包括三種方式。一是通過污水管道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即城鄉結合部等有條件地區具備完整上下水道的農村廁所糞污,可通過管道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一并收集,進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二是通過污水管道收集進入污水處理設施,即整組整村或聯組聯村的具備完整上下水道的廁所糞污,可通過管道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一并收集,進入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建設沉淀池,通過管道單獨收集廁所糞液(不接入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接入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就地就近利用。三是通過抽排設備轉運集中處理,即不具備納管收集條件的農村廁所糞污,如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混合的,可通過抽排設備將戶廁化糞池糞污轉運至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或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如未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混合的,可通過抽排設備轉運至發酵池或已有沼氣工程等集中處理設施處理。利用沼氣工程處理廁所糞污的,可與畜禽糞污、餐廚垃圾、農作物秸稈、尾菜等一并處理,沼氣可作為能源利用,沼液、沼渣可用作肥料。
  (三)衛生旱廁糞污處理利用。使用雙坑(雙池)交替式、糞尿分集式等衛生旱廁處理糞污的,如廁后應在糞污表層覆蓋草木灰、秸稈粉末、鋸末和沙土等,同時做好密封,防止臭氣擴散。如添加菌劑,應與覆蓋物混合均勻后使用,促進糞污發酵腐熟、殺滅有害細菌及除臭。清掏出來的旱廁糞污可堆漚腐熟后利用。糞尿分集式衛生旱廁收取的尿液,貯存10天左右后可稀釋利用。
  (四)簡易旱廁糞污處理利用。目前還有部分農村在使用沒有改造的簡易旱廁,廁所糞污盡量就地就近堆漚腐熟后利用。未利用的廁所糞污可清掏轉運至集中收集點處理利用。
  二、運行機制
  政府要強化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指導引導作用,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加大支持、強化監管,逐步探索市場化解決路徑,推動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調動村集體、農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運行維護,逐步建立多元化、多主體的長效運行機制。
  (一)政府全程管理的運行機制。統籌城鄉廁所糞污管理,將城市城建、環衛等部門承擔的廁所糞污治理向農村延伸,構建城鄉一體化的處理利用體系。
  (二)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的運行機制。通過政府特許經營招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對農村廁所糞污的收集、儲運、處理進行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運作。鼓勵有條件的拓展資源化利用服務。
  (三)委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運行機制。委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廁所糞污處理服務,與農業生產相銜接,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應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
  (四)依托村集體的運行機制。由村集體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或組織農民開展農村廁所糞污處理服務,廁所糞污應主要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漚肥池或糞肥周轉儲存池,解決農業生產季節性用肥需求問題。
  (五)農戶自用。由農戶自行清掏自家經三格式、雙甕(雙格)式和堆漚處理的糞污,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要加強對農戶的宣傳引導,強化衛生廁所知識,提升衛生意識,增強做好自家化糞池或衛生旱廁管護的意識和能力。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確保無害化處理效果。不得將廚房用水、洗滌用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排入三格式化糞池、雙甕式化糞池或沼氣池等無害化處理設施,確保發酵效果。應避免從三格式化糞池的前兩池、雙甕式化糞池的前甕或不具備無害化處理能力的儲糞坑中抽取糞液和糞渣直接還田利用或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二)堅持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應充分考慮當地農業生產需要,以農牧循環、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與農村庭院經濟和農業綠色發展相結合,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模式。
  (三)加強運行維護。應充分考慮當地人口數量、經濟發展、地貌氣候、農民需求等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運行維護機制,發揮長效作用。對于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或沼氣工程等設施設備,鼓勵由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運行維護。
  (四)逐步開展風險監測評價。積極推進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風險監測、評價和防范體系建設。進行清掏作業應做好個人衛生安全防護,使用抽排設備轉運廁所糞污應控制運輸距離。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安全性研究評估,探索多樣化的處理利用方式,提高農村廁所糞污精準化利用水平。
  附件2
  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按照2019年11月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關于開展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范例遴選推介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據組織管理、資金投入、技術模式、運行管護、主體參與等方面情況,在分區分類基礎上凝練總結出9種典型模式。
  一、以政府為主導的模式
  (一)縣級政府投資建設+鎮村組三級運維+農戶付費+黑灰水分離+大小三格式化糞池兩級處理+濕地凈化/還田利用
  縣級政府投資建設大小三格式化糞池、人工濕地等設施,配備吸糞車輛,設立長效管護專項資金,成立村級廁所服務站負責運維,實行鎮督導、村落實、組實施的管護模式。廁所糞污即黑水經小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部分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糞液可就地就近就農利用;其余部分經過管網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匯入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進入人工濕地凈化。糞渣、糞皮與其他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一起堆漚成農家肥,或轉運至有機肥企業用于肥料生產。
2023-10-25T13:10:12.png
 典型范例1: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南城街道辦事處。該范例覆蓋17個村(社區)、6602戶。2018年6月以來,積極探索推廣“三二一”(三水分流、兩級處理、一片濕地)模式,綜合治理“三水”(廁所糞污、廚房污水、洗滌污水)。在建設投資方面,縣政府投資3840萬元,建設3882戶小三格式化糞池、35個村級大三格式化糞池、35處人工濕地和10座農村公廁。在處理利用方面,廁所糞污進入小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部分還田利用;部分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一并進入村級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出水可進入人工濕地深度凈化,達標排放或景觀利用。大小三格式化糞池清掏出的糞渣、糞皮與畜禽糞污、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等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一起堆漚成農家肥,或轉運至有機肥企業用于肥料生產。在運行維護方面,建立辦事處、村、組三級網格化分級管理機制,實行辦事處督導、村落實、組負責實施的管護模式,村具體抓、村干部和村保潔員配合實施。辦事處每年拿出20萬元作為農村廁所長效管護專項資金,其中農村公廁每座每年3000元管護運營資金,包括人工費、水電費等。建立糞液、糞渣清運服務體系,建設1個鎮級、17個村級廁所服務站,配置2輛吸糞車,定期抽取轄區內公廁和戶廁糞液,戶廁每次收費40—50元、一般每4—6個月清掏1次。該模式改變了過去農村廁所臭氣熏天、污水橫流靠蒸發的狀況,當地2萬多農民的生活品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二)縣級政府投資建設+縣級相關部門、鎮政府運維+黑灰水分離處理/混合集中處理+還田利用/濕地凈化
  縣級政府投資建設大小三格式化糞池、污水管網、污水處理站。進行戶用三格式化糞池改造的村,縣、鎮統一購買吸糞車,組建服務隊伍,為農戶義務抽取糞污,有償提供給種植企業(或大戶)使用。對鋪設管網、建設大三格式化糞池的村,如果廁所糞污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混合的,經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或人工濕地,達標排放;如果廁所糞污單獨處理的,經管道或抽排設備轉運至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糞液就地就近就農利用。
2023-10-25T13:10:31.png
典型范例2: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該范例覆蓋6個鄉鎮(辦事處)、10個行政村、3000余戶。2018年8月以來,積極探索“改廁治污一體推進、村容鄉風同步提升”的模式。在建設投資方面,孟州市投資280萬元,在韓東村、太子村鋪設污水管網,廁所糞污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集中處理;投資890萬元,在東王莊村、北莊村、司莊村、莫溝村、源溝村、湯廟村等6個行政村建設污水處理站,鋪設管網或通過抽排設備將農戶儲糞池與污水處理站連通,黑灰水混合收集處理;投資130多萬元,在廟底村、上寨村聯戶聯村建設大三格式化糞池(或沼氣池),通過管網或抽排設備將糞污導入化糞池(或沼氣池)進行無害化處理。在處理利用方面,廁所糞污主要排入大三格式化糞池進行集中處理,糞液用于灌溉農田或澆灌果園、菜地,糞渣、糞皮用于生產有機肥。一些具備條件的村莊,廁所糞污排入城鎮污水管網或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達標排放。在運行維護方面,孟州市農業農村局成立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服務中心,開展技術指導、運營維護服務,鎮、村兩級組建專業隊伍對點對戶開展服務,進行建管指導等,形成市、鄉、村三級技術指導和管護服務體系。目前范例覆蓋村已建成10個村級改廁服務站,組建16支專職管理維護隊伍,配置5臺吸糞車,抽取大小三格式化糞池糞液,有償提供給種植企業(大戶)進行資源化利用。該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一家清糞滿街臭”現象,實現了改廁治污一體推進、村容鄉風同步提升,極大改變了農民群眾生活習慣,提升了村容村貌,促進了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
  (三)縣級政府投資建設+鄉鎮政府/村集體運維+污水管網收集+集中處理設施+達標排放
  縣級財政投資建設農村公共廁所、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鄉鎮是農村公共廁所長效管理的責任主體;行政村是監管主體;保潔員是具體責任主體,負責農村公共廁所日常保潔、廁具維修、管道維護等。農村公廁、戶廁糞污經化糞池沉淀后,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統一納管接入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或澆灌林地等。
2023-10-25T13:10:48.png
 典型范例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該范例覆蓋10個鄉鎮、20個行政村、1.01萬戶。2018年以來,衢江區把農村公廁建設與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發展緊密結合,全面開展百個美麗公廁建設行動,積極建立并落實農村公廁長效管理“三個三”模式(即配套化糞池、污水管網、人工濕地3類設施,建立糞污處理、日常保潔、督查考核3項制度,抓好鄉鎮、行政村、保潔員3類主體),確保農村公廁建好、管好、用好,糞污得到科學有效處理。在建設投資方面,以政府投入為主,村、戶投工投勞為輔,區、鄉鎮共投入約800萬元,建設農村公廁51座,配套建設大三格式化糞池、污水管網、人工濕地等糞污處理設施。在處理利用方面,公廁糞污進入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污水進入管網,經過污水處理設施凈化處理后排放,化糞池清掏出的糞渣、糞皮堆漚成農家肥。在運行維護方面,制定出臺《衢江區農村公廁長效管理辦法(試行)》,區財政按照每座公廁每年4000元的標準設立農村公廁長效管理專項資金,建立區、鄉、村、戶、保潔員五級聯動長效管理機制,區級負責統籌指導、鄉鎮負責具體落實、村級負責日常監管、農戶負責參與監督、保潔員負責日常具體運維,共配備保潔員83人,糞污處理清運車2輛。該模式保證了公廁建成后正常使用,實現了農村公廁糞污無害化處理覆蓋率100%、行政村覆蓋率100%、長效管理覆蓋率100%,推動了“衢州有禮”文化在鄉村落地生根,顯著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典型范例4: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泗橋鄉。該范例覆蓋12個行政村。2017年以來,緊緊圍繞“四個相結合”(政府主導與全民參與相結合、統一謀劃與因村施策相結合、集中建設與長效管理相結合、改廁改水與鄉村發展相結合),制定“三個統一”(統一規格、統一規劃放樣、統一組織驗收),探索推廣“三化”(污水凈化、糞污資源化、管理常態化)治理模式。在建設投資方面,累計投入1600余萬元,完成12個行政村改水工程,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靈活設計、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4公里。給予每戶2000元補助鼓勵群眾進行“旱改水”,累計拆除旱廁316座,完成改廁451戶,新建公廁12座,實現行政村公廁全覆蓋。在處理利用方面,廁所糞污經化糞池沉淀后,糞液通過管網收集進入村級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或澆灌利用。在運行維護方面,鄉級領導直接抓,村、組兩級配合管,全鄉聘用55名保潔員。將改廁改水工作列入各村年終績效考評,對整治效果明顯的村給予獎勵,獎勵金額為10萬元、8萬元、6萬元不等,實現管護常態化。該模式徹底改變了農村糞池朝天現象,明顯提升了農民群眾健康文明意識,形成了“人人參與改廁改水,建設美麗幸福新泗橋”的濃厚氛圍,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大幅改觀。
  二、以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為主導的模式
  (四)政府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運維+污水管網收集+一體化設施處理+達標排放
  縣級政府對農村公廁、戶用廁所建設改造給予補助。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進行設施維護、日常保潔等專業化、規范化管理。以自然村為單元,建設污水收集管道,實現黑灰水混合一體化設施集中處理,達標排放。
2023-10-25T13:11:06.png
 典型范例5: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該范例實現縣域全覆蓋,涉及農戶4.1萬戶。2018年以來,全域推進廁所革命,同步實施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廁所糞污、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及一體化處理工程,入選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促進農村公廁大變樣、農村戶廁全覆蓋、農村污水全處理。在建設投資方面,縣財政對新建農村水沖式公廁按每蹲位補助2500元,2018年以來各級財政共投入2900多萬元,其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661萬元、戶廁和公廁新建改造280.5萬元。獲得中國銀行授信額度計劃4.75億元,目前已明確3.25億元撥款額度、已放款1.17億元。在處理利用方面,廁所糞污經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與廚房污水、洗滌污水等其他生活污水混合,經三級沉淀處理后進入人工濕地或生物膜反應器處理,達標排放或澆灌利用。在運行維護方面,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引進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參與鄉鎮污水管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維;每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計劃,打包由該公司全面負責設施維護管理、衛生保潔等,實現專業化、規范化管理。該模式改變了過去農村廁所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的狀況,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五)縣級政府投資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運維+農戶付費+一體化設施處理+農田澆灌
  縣級政府整縣規劃,分區分片投資建設農村廁所糞污集中處理中心、信息化管理平臺,購置吸糞車及其配套清洗設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負責糞污抽取收運、處理中心運維、農戶廁具維修等,糞污清掏費用由政府補貼一部分、農戶承擔一部分。廁所糞污采用厭氧—好氧組合工藝處理,出水達到《糞便無害化衛生要求》(GB 7959-2012)可就地就近就農利用。
2023-10-25T13:11:24.png
 典型范例6:河北省邯鄲市邱縣。該范例覆蓋5鎮2鄉217個行政村,農村常駐戶數5.19萬戶。2018年7月以來,積極探索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兩收集、兩利用”新模式(對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二次利用,對廁所糞污收集、集中處理、再利用)。在建設投資方面,縣政府投資105萬元,建設7個廁所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每個中心覆蓋約3萬人,全縣廁所糞污處理率達到100%;投資80余萬元,購置吸糞車49臺,附帶車輛清洗設備49套,全部安裝定位系統;投資90萬元,購置收集桶5萬個,一戶一桶,收集洗滌污水和廚房污水后用于沖廁。在處理利用方面,廁所糞污經沉淀處理后,再進行厭氧、好氧處理,同時添加生物菌劑促進糞污降解,肥水就地就近利用。在運行維護方面,投資100萬元,建成縣農村廁所糞污綜合治理指揮監控平臺,對7個集中處理中心的影像傳輸、液位探測、處理指標實施在線監測,遠程控制設備運行;對運輸車輛實行定位跟蹤、科學調度,實現服務需求信息收集、反饋和監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招標確定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承擔全縣廁所糞污抽取、運輸、處理,縣財政和農戶共同支付糞污清掏費用,每次抽糞農戶負擔20元、政府補助18元(每年補助2次)。成立鄉鎮農村廁所糞污管控小組,每村配備3—5名監督員。對公司實行縣、鄉、村三級監管考核,考核結果與獎懲資金掛鉤,倒逼公司提高服務質量,確保“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液滿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該模式改善了農民如廁條件和舒適度,提高了農村衛生狀況,達到了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的目的,實現了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
  (六)縣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運維+農戶付費+固液分治+液態糞水還田利用/納入管網+固糞用作有機肥生產原料
  縣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分片建設農村廁所糞污集中處理點,開發建設農村改廁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負責糞污抽取收運、集中處理點運維、農戶廁具維修等,糞污清掏費用由政府補貼一部分、農戶承擔一部分。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將廁所糞污收轉至集中處理點進行固液分離,糞液就地就近就農利用,固糞用作有機肥生產原料。
2023-10-25T13:11:42.png
 典型范例7: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該范例實現縣域全覆蓋,涉及8.29萬戶。2019年5月以來,積極探索推廣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四化”(糞污統一化抽取、無害化處理、產業化利用、智能化監管)模式。在建設投資方面,縣政府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對全縣所有廁所糞污抽取和處理業務實施總承包,該公司投資440萬元建設糞污集中處理點、購置吸糞車。縣政府投資100萬元,幫助公司建設6處糞污集中處理點。在處理利用方面,公司將廁所糞污收運至集中處理點,通過自然發酵和生物菌發酵,糞污無害化處理后,實現糞液就地就近利用。公司將糞污生產成有機肥,銷售給種植大戶,再通過公司電商平臺幫助種植大戶銷售農產品。在運行維護方面,公司建立糞污清運服務機制,設立2個集中服務站、6支運維隊伍,配備12臺吸糞車。縣政府每年設立專項補助資金248萬元,對公司每戶每次抽糞補助10元,農戶每次付費10元。縣住建部門與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廁所后續管護信息監管系統,具備改廁戶信息管理查詢、報抽報修需求提交、系統自動分析匯總、主管部門監管考核等功能。縣住建部門作為監管主體考核鎮級,鎮級考核公司,運維服務數量和質量通過數字化平臺系統實現智能化考核監管。該模式解決了農村廁所糞污抽取難、處理難、利用難等問題,特別是通過種植大戶施用有機肥,增加了土壤有機質;通過電商平臺統一銷售農產品,提升了農產品經濟效益。
  典型范例8: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該范例覆蓋8個鎮(街道)、176個行政村。2016年以來,堅持建管并重,形成了“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污滿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綠色可持續的改廁后續長效管護模式。在建設投資方面,區政府投資5760萬元,建設2.76萬戶戶用雙甕式廁所、21處裝配式農村公廁;吸引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投資3500萬元,建設1處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中心(包括污水處理設施、城鄉廁所糞污信息化智能管護系統等)、8座糞污中轉儲存池。在處理利用方面,糞污在中轉儲存池厭氧處理后,部分還田利用;部分進入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中心經固液分離、生化處理等工藝進行無害化處理,出水達標排放,固糞好氧發酵后生產有機肥料、營養基質等。在運行維護方面,公司建設10處農村改廁服務站,配置14輛吸糞車,建立34人的管護服務隊伍;區政府設立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服務專項資金,每年投入800萬元向公司購買抽廁、修廁、糞污處理利用等后續管護服務。農戶廁具維修服務費用全部免除,僅繳納配件費用;每年向農戶提供1次免費抽廁服務,之后實行第2次20元、第3次以后50元的階梯收費機制。建立區、鎮、村三級督導監管服務機制,區鎮兩級對公司進行常態化、精準化監管,村級網格員為農戶提供報抽和報修服務。該模式不僅解決了農民群眾改廁后顧之憂,而且實現了糞污變廢為寶;公司年處理農村廁所糞污約5.5萬噸,生產有機肥料和營養基質約3000噸,可產生經濟效益約150余萬元。
  (七)縣級政府投資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運維+農戶付費+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污水集中處理站+達標排放+固糞用作有機肥生產原料
  縣級政府投資建設大三格式化糞池、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站,購買吸糞車等。委托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負責戶廁糞污清掏、收轉等,農戶付費。廁所糞污通過吸糞車收集轉運至大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后的糞液進入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站再處理,達標排放;糞渣、糞皮等運至有機肥企業用于肥料生產。
2023-10-25T13:11:59.png
典型范例9: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該范例覆蓋8個鄉鎮、498個村、5.82萬戶。2019年8月以來,統籌農村改廁、生活污水收集利用及后期管護等,探索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協同處理模式。在建設投資方面,2019年8月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8座日處理能力100噸的鄉鎮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同步建設8個100立方米的大三格式化糞池;投資1400萬元,建設了以糞污、玉米秸稈為原料的有機肥加工企業,年處理糞便能力超過5萬噸。在處理利用方面,將清掏的糞污運送至鄉鎮大三格化糞池處理,糞液通過管道進入鄉鎮污水處理站,與鄉鎮所在地的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達標排放。糞渣經固液分離后集中運送到附近有機肥加工廠,作為生產有機肥的原料。公司建立信息化運行平臺和改廁數據庫,及時掌握抽廁需求和維修信息,吸糞車全部安裝定位系統,就近及時提供服務,全程跟蹤糞污去向。在運行維護方面,建立以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政府為管理主體、村兩委為落實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以及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運行維護管理體系。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多個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負責糞污清掏等,每年每戶抽糞2—3次,每次收取農戶糞污清掏費用40—50元。該模式使廁所糞污變成有機肥原料,年可生產有機肥5萬多噸;改變了農民群眾生活習慣,減少了環境污染,使昔日蚊蠅滋生的農村徹底變了樣。
  三、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導的模式
  (八)縣級政府、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維+農戶付費+沼氣工程處理+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
  充分利用已有沼氣池或大中型沼氣工程,縣級政府、社會資本共同投資,配套建設沼氣池式廁所、糞污儲存池、稀釋池、輸送管道、灌溉設備等,購置抽施糞機、抽糞泵等設備。委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糞污抽取收運、集中處理點運維、農戶廁具維修等,糞污清掏由農戶付費。統籌處理廁所糞污、畜禽養殖糞污、農作物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等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實現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
2023-10-25T13:12:19.png
 典型范例10: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該范例實現縣域全覆蓋,涉及農戶7.64萬戶。2018年11月以來,建立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機制,統籌推進廁所改造標準化、糞污利用資源化、管理維護常態化。在建設投資方面,縣政府先后投入財政資金2692萬元,群眾投資投勞折合1.7億元,拉動社會資本投資1.1億元,已建成戶用沼氣池2.21萬口、大中型沼氣工程337座、貯液池30個17.4萬方,改造廁所5.02萬戶。在處理利用方面,利用已有戶用沼氣池或大中型沼氣工程,統籌處理農村廁所糞污、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實現沼氣、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在運行維護方面,培育組建8支農村廁所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服務隊,購置抽施糞機175臺、抽糞泵1.23萬臺;明確村社、農戶分別為公廁、戶廁管護主體,全面建立“黨建+自治物業服務”制度,引導集中居住區農戶每年自主繳納保潔費300多萬元,委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維護清運。該模式利用已有沼氣設施,節約了農村廁所糞污治理成本,基本杜絕了廁所糞污直排現象,促進了當地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贏。
  四、以農戶為主導的模式
  (九)縣級政府投資農戶投勞共建衛生旱廁+農戶為主運維+生物菌劑+農家肥施用
  縣級政府財政投入、農戶投工投勞,改造建設生態衛生旱廁,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提供廁具、生物菌劑、清掏工具等改廁技術產品,區政府配備發酵輔料粉碎機。鄉、村兩級與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簽訂服務協議,由公司負責提供改廁技術產品服務、技術指導、設備修換等。廁所糞污由農戶自行清掏、堆漚發酵后使用,就地就近就農利用。
2023-10-25T13:12:40.png
  典型范例11: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該范例覆蓋2個鄉鎮、27個行政村、1230戶。2019年4月以來,鶴山區為解決山區和缺水地區改廁難題,積極探索推廣草粉生態衛生旱廁。該廁所將便器與儲糞倉無縫連接,形成密閉腔體,使用前在儲糞倉內鋪墊20—30厘米厚混有生物菌劑的草粉,如廁后再加80克,糞便在腔體內發酵,實現無害化處理;使用過程免水沖,冬季不上凍。在建設投資方面,采取“上級爭取、區級配套、村級補貼、群眾投工、社會參與”相結合的資金籌措機制,平均每戶改廁補貼1000元。區政府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對改廁工作排名靠前的村予以5萬元、3萬元、1萬元資金獎勵。在處理利用方面,無需專業人員操作,農戶自行清掏后堆放10—15天可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在運行維護方面,鄉、村兩級與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簽訂服務協議,明確技術服務管護責任;公司為農戶免費提供1年維修服務、2年草粉和3年菌劑,如農戶自行購買草粉,按照三口之家每天使用500克計算,每天花費僅需0.05元。區政府配備草粉粉碎機和專用清掏工具,鄉鎮負責后期管理維護,村集體負責草粉制作、發放。該模式解決了山地丘陵、水資源缺乏、施工困難、居住分散等地區改廁難題,提高了秸稈資源化利用率,使農戶用上了干凈、無味、無臭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善了如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