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新”奮進
(一)制水分公司
以水廠光伏項目為抓手,積極探索低碳節能發展“新路徑”;推動一體化運控全覆蓋,實現管理精細提升“新目標”;通過試點漁洋山水源地承包制契約化管理等開拓創新舉措,探索提質增效“新模式”;高質量完成環境提標項目,呈現環境優美“新圖景”;打造“水潤姑蘇”黨建品牌,深化陣地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推動黨業深度融合,助燃供水發展“新動力”。
(二)售水分公司
筑牢管網安全之基,全力推動DMA建設規范化、檢漏體系化、工地監管常態化、取水應用智能化,構建漏損治理“新格局”;盡好為民惠民之責,落實落細安居助困項目,主動開展用戶滿意度測評,優化涉水業務流程,更新對外公開承諾,展現優質服務“新風貌”;鼓足攻堅克難之勁,持續推進老舊管網改造,實施薄弱區域一地一策改造,細化水表復核流程,加大防凍宣傳力度,繪就薄弱區域“新藍圖”;提升內部管理之效,持之以恒規范管理,不斷深化數智建設,錨定人才培育目標,點燃職工隊伍“新引擎”。
(三)木瀆水司
以“提升服務、強化管理、拓寬思路”為中心目標,將“主動服務”理念各項業務工作中,提升用戶用水體驗感和幸福指數;以全員績效考核、加強職工培訓為抓手,不斷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以開拓創新為發展思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四)胥口水司
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三個方面,加快漏損區域重點改造,推進防凍薄弱地塊老鎮街區改造,提前完成公司“十四五”規劃中產銷差“破八”任務,吹響“沖鋒號”;精簡業務流程、提供個性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展現“新面貌”;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崗位履職能力,奏響“最強音”;筑牢政治思想防線,持續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譜寫“新篇章”。
二、固“強”根基
(一)安全管理處
聚焦行業特點,打造“量體裁衣”式安全治理體系;強化培訓實效,讓“人人講安全”根植于心、“個個會應急”踐之于行;推動信息化轉型,促進安全管理由“被動式防御”向“主動預警、管控”轉變。
(二)辦公室
全員強化“三服務”核心理念,依托內生力量找準定位:優化車輛管理系統、補充完善2024年版經營管理制度手冊、做好行政類資產管理模塊的遷移及功能提標,持續提升綜合檔案管理水平,借助科技手段化繁為簡;抓好年度內控體系建設、協助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嚴格程序做好資產管理、持續開展ISO質量管理,有效加強時效標準要求;強化文字總結撰寫、提煉分析能力培養,開展多崗位能力鍛煉,凝聚部門隊伍合力。
(三)合約處
堅持“降本增效”工作思路,加固“成本管控”基本意識:強化溝通交流、固牢底線思維、持續反腐倡廉,構筑嚴謹縝密的合約管理體系;引入推行信息化系統,加強合同管理,提高預結算工作的效率性和準確性;重視人才培養,提高專業技能,打造實干優秀團隊。
(四)內審合規室
堅持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切實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
堅持以完善機制為基礎,提高合規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堅持以“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為原則,強風險管理,拓內審思路。
三、以“精”求進
(一)財務處
深化改革創新、持續降本增效,以全面預算目標為導向,以經營考核工作為抓手,以資金、稅務、利潤籌劃工作為手段,以各級公司財務信息化體系的不斷完善為助力,深化業財融合,深挖痛點問題,持續提高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運控中心
持續完善三廠集控模式,逐步實現部門服務職能、監管分析職能升級;固化成本調度模式,提高人員工作效率,持續推動降本增效;建設完善各項信息化系統,助力公司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推進。
(三)總工辦
圍繞“技術支撐、業務融合”這一主線,對外打名聲、對內促發展;以試點探索、信息化調研、協同配合為抓手,堅持業務導向,推動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以建立完善體制機制、跟蹤行業前沿動態、持續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助力培育技術人才為重點,堅持內外兼修,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
四、相“融”提質
(一)組織人事處
緊扣常規工作“減負”、亮點工作“出新”、工作成效“求實”目標:以健全完善陣地建設、創新黨員教育形式、持續深化黨業融合、積極打造黨建品牌為抓手,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助力深化改革發展;以宣傳工作“減量提質”、文化建設“走心入心”為抓手,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凝聚團結奮進力量;以加強職工能力提升、完善績效考核體系為抓手,優化人力資源管理,鍛造過硬職工隊伍。
(二)紀檢監察室
牢牢把握角色定位,忠誠履行職能職責,圍繞“九聚焦、九持續” 堅定不移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不懈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三)水管家便民服務中心
積極策劃,帶領部門規劃全年的工作,對短板不足采取有力措施,更好達成各項服務指標。會議旨在帶領公司各部門規劃全年的工作,更好達成全年的各項績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