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前,烏魯木齊水投集團石墩子山水廠黨支部組織水廠全體黨員及部分職工共同開展“City Walk新方式 探尋民族老街景”暨“黨旗映天山”活動,以二道橋為中心,沿著街道巷陌去深度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看看民族老街是如何講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故事。
本次參加活動的成員被分為六組,辦公室提前給每個組制作了“邂逅美食、探尋美景、發(fā)現(xiàn)民族特色的物件、挖掘歷史印記或人文習俗、感恩和諧生活”5項小手卡,讓每組自行尋找手卡對應的事物進行打卡,去探訪民族風情,去感受城市煙火。
沿著勝利路往前,我們走進了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回顧了革命先輩為新疆解放斗爭的歷史全貌,深刻認識到現(xiàn)在的和諧穩(wěn)定的生活來之不易(領(lǐng)會如今的和諧、幸福生活多么珍貴)。途徑領(lǐng)館巷,我們坐在巷子一角,品嘗著有百年傳承的少數(shù)民族手工冰淇淋,聽“老烏魯木齊人”講述這條巷子是如何見證歐亞民族的百年變遷……
近年來,新疆民街在各路名人網(wǎng)紅的鏡頭里重新煥發(fā)出生機,整棟伊斯蘭風格的建筑,古樸的欄桿、地面的花磚、美麗的玻璃穹頂過濾下仿佛來自過去的時光。汗騰格里清真寺和南大寺建筑風格迥異,但相同的是它們都已成為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緊緊扎根在新疆這片熱土上的基石。六個小組走街串巷,遇到的是不同的寺,感受到的同是緊緊擁抱的“石榴籽”共同營造出“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的熱烈氛圍。
各組成員出發(fā)地不同,卻都不約而同的前往新疆國際大巴扎,在“絲綢之路塔”下,各民族的舞者輪番競演,向來自各地的游客盡情展示新疆民族的能歌善舞;獨具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物件琳瑯滿目,地毯、衣裙、花帽、樂器、金銀銅鐵各類工藝品,件件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肚包肉、面肺子、花式油糕、現(xiàn)拉黃面……感覺油膩的話再來一碗燙燙的茯茶或者口味繁多的卡瓦斯,不勝枚舉的新疆美食總能讓你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職工鐘金民馬上就退休了,他頭戴花帽,細細端詳著一只精美的馕針,他對小組的年輕職工說:“別看我是個老新疆人,這么仔細地逛大巴扎還是頭一回,以前總覺得巴扎里都是身邊熟悉的東西,沒想到匯聚在一起感覺好吃好玩好看的真不少,我今天就把自己當成外地游客,體驗是真不錯!”
大巴扎幸福熱鬧的場景,美好的素材多到鏡頭裝也裝不下。活動的黨員、職工被這歡樂和諧的氣氛感染,紛紛化身“新疆文旅”,大家爭相在朋友圈、抖音等平臺圖文并茂地相約本地朋友重溫老街、熱情邀請外地朋友實地感受大美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這個主題,便在這一刻有了具象。
(烏魯木齊水投集團石墩子山水廠 陳奕好、翟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