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飲水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2024年年初,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為應對日益復雜的水源水變化,對2024年水源水的變化趨勢作了認真分析研判。研判認為,2023年“4·11江川區森林火災”過火面積大,且大部分位于東風水庫集水范圍內,2023年汛期降雨后,雨水徑流將森林火災遺留的大量污染物攜帶進入水庫。雖然政府已積極采取了各項治理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了污染物的進入,但溶于水中的氮磷等營養鹽及碳酸鉀等堿性金屬化合物隨同泥砂一并進入東風水庫,對水質造成影響,氮磷等營養鹽在一定的厭氧環境條件下產生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并在適宜的條件下逐步向上覆水體釋放,持續時間可能較長,進而持續污染水庫水源。
針對這種狀況,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預測今年3月至4月份枯水期氮磷等營養鹽會使藻類爆發,5月至6月汛期來臨之后,厭氧反應會產生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向上覆水體釋放,將對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的水處理造成極端困難,為此技術研發中心未雨繆謀提前開展課題攻關,對水源水藻類爆發開展了高嶺土與二氧化碳聯用處理高藻低濁水的研究;對消毒效果開展了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溶液、高錳酸鉀對比研究;對汛期來臨后,底泥會產生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等氣體,開展了用二氧化氯與次氯酸鈉溶液、二氧化氯與高錳酸鉀、次氯酸鈉溶液與高錳酸鉀聯用處理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與錳復合交織在一起的水源水處理研究。對如何處理高藻低濁水、高微生物含量、高還原性物質水源水展開了技術攻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應用于生產實踐,在2024年的保供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2024年6月汛期來臨時,源水中硫化氫、二氧化硫、甲烷等多種還原性物質和錳復合交織的形勢下,科研成果的及時應用,解決了水處理難題,使出廠水水質得到了保證,保證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老百姓用水的點滴“小事”,都是我們必須要保障的民生“大事”。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將進一步強化科研攻關,及時豐富水源水水處理模型,提升水處理水平,嚴把水質關,筑牢城市生命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