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到來之際,南京水務集團開展“珍惜每一滴水,共建美好未來”走進南京市主城區應急水源主題宣傳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及新聞媒體前往楊庫水庫參觀交流,增強公眾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一、清淤擴容、新建泵站和管道,可滿足主城3天應急需求
城市水源地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事關民生保障。2021年起,位于江寧區的楊庫水庫作為南京主城區應急水源,有效庫容約225萬立方米,至少可滿足主城3天的應急需求。2016年啟動建設的主城區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楊庫水庫清淤擴容(清淤量達到15.28萬立方米)、水庫生態修復、新建1座規模為75萬立方米/天的綜合應急泵站、敷設泵房和市區水廠間輸水管道總長41.4公里等,形成以楊庫水庫為應急水源地,以南京水務集團城南水廠、北河口水廠為應急供水水廠的主城應急水源系統。2021年9月,順利完成系統聯調聯試,具備通水條件。
二、常備常用、源頭有活水,城市韌性有提升
在應急供水狀態下,30萬立方米的水量進入城南水廠,45萬立方米的水量進入北河口水廠。于是,主城供水水源有了備份,可實現常用水源和備用水源即時切換,有效應對長江突發污染事件,滿足應急條件下主城區400多萬居民基本用水需求,對于進一步提升南京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經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為確保應急水源系統發揮最大效能,楊庫水庫按照“常備常用”的原則,實行“熱備”運行機制,即:日常利用梅山泵站向楊庫水庫補水,再從楊庫水庫定時定量向北河口水廠輸水。這樣既可以保證水庫水量達到規范要求,又能充分進行管道活水,保證水源水質,并兼顧受水水廠的日常生產運行。
三、多部門聯動、全天候監測,應急狀態下無縫切換
日常,南京建立了由生態環境、水務、海事、水上公安等部門組成的水源地保護與管理聯動機制,全方位、全天候監測預警水源保護區的水質水文情況。根據《南京市突發供水應急預案》,當長江水源遭受突發污染事件,相關部門將立即對水源地安全狀況進行監測、評估,并迅速向市突發供水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應急指揮部判明事件情況后,就會根據事故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并下達水源系統切換應急指令,由常用水源地取水轉換為應急水源取水,同時組織開展相關應急處置措施。一旦進入應急狀態,各水廠關閉長江取水口,立即啟動楊庫水庫作為應急水源,利用綜合應急泵站增壓輸水至供水廠,實現常用水源和應急水源的無縫切換。
轉為應急狀態后,根據《南京市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南京水務集團將立即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全力處置水源地污染事件,在污染事件處置完畢后,會繼續密切檢測長江水質,在確保常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前提下,及時恢復正常供水。
四、“雙管齊下”、自動+人工監測,供水安全有保障
為保障主城區應急水源系統正常運行,實現常用水源和備用水源即時切換,長期有效應對長江突發污染事件,南京水務集團成立應急供水管理中心,指導應急供水各運行維護主體工作。城南水廠主要負責楊庫水源地、綜合應急泵站、梅山補水泵房的日常運行、管理及維護等工作。
另外,南京水務集團制定了系統的楊庫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巡查制度,發現違規問題立即制止并上報。同時設立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和人工巡測項目,核心數據實時在線監測,重點數據每天人工采樣檢測,并定期進行原水全數據分析。針對水庫水質特點,重點強調了溶解氧、PH值、氨氮、化學需氧量、生物監測等指標,確保水源地水質達標可控。南京水務集團各水廠目前均已建設了包括臭氧接觸、活性炭過濾等深度處理工藝,應對水質突變情況的能力大幅提高,全力以赴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供稿:南京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推薦:江蘇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聯系人: 王燕 159505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