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5萬立方米,汨羅市污水處理廠月底通水運行
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誕生
2009年5月,投資6000萬的汨羅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在百丈口社區正式建設,當年12月,項目竣工,日處理能力2.5萬立方米,有效解決了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截至目前,生活污水處理廠共安裝收集污水管網達42.8公里,完成污水收集處理率已經達到90%以上。出廠水達國家一級B標準排放。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新建道路雨污分流逐步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廠2.5萬立方米處理能力也達到了上限。同時,為了積極響應汨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8年初,市委、市政府開始謀劃提質、擴建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全面解決污水處理廠一期后處理能力超負荷運行的狀況。
目前,項目進水泵房、沉砂池、反應沉淀池、氧化溝、二級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生床濾池、貯泥池等所有重要單體土建工程均已完成。主體工程于本月6日通過驗收。
加班加點,施工16小時+
近日,記者在污水處理廠的施工現場看到,吊裝鋼筋、路面硬化、搬運清理、安裝深床濾磚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冬日暖陽中,每一個安全帽下,都是一個埋頭苦干的身影。
“入冬后,天氣晴好,我們增派設備人手,目前有60多名施工和管理人員同時作業。” 承建方安徽安昕建設工程部負責人蔣磊說,早上8點到晚上12點,每天超過16小時施工。
“別看地面建筑個頭不大,地下工程十分復雜,管、網、池等分布在整個項目,超過10000平方,最深處達到12米。”蔣磊介紹,汨羅地下水位比較高,深坑作業易積水,這對施工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現在通水前關鍵期,廠區附屬設施、道路加班加點趕工期;像這種吊車,每天都有3、4臺。” 蔣磊指著一臺正在起吊深床濾池的濾磚吊車對記者介紹。
12月底,正式通水運行
12月6日,主體工程通過驗收;12月10日,高效沉淀池單機運行;12月20日,實現并機聯運;12月30日,通水試運行;農歷年前,完善道路、綠化等設施……項目指揮部負責人周月平的工作筆記本上,詳細的記錄著工程的工期和進度。
據了解,汨羅生活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位于一期項目的東側,占地面積25畝,總投資1.5億元,擴建項目處理規模為日處理2.5萬立方米,總處理能力5萬立方米,出廠水達國家一級A標準,污泥通過板框壓濾機成塊狀輸出,含水量下降60%,可用作環保磚原材料。
“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會有效改善水質,對李家河、汨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周月平說,項目建成將全面解決我市污水處理問題,提升區域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流域的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近日,副市長仇正勇再次深入工地問工期、查進度,他叮囑,各級部門和建設單位要集中精力保質量,千方百計促進度,倒排工期,強力推進工程建設,實現本月底通水運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