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性智慧水務的探索者——鷹潭供水
智慧水務這個時代課題自誕生以來,熱度從未退減。但對于如何建設智慧水務,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鷹潭供水從實用性出發,聚焦服務,不斷探索前行,走出了一條提質增效、服務為民的實用性智慧水務之路。
第一階段:思維的變革,貫徹“非壟斷性思維做供水”
伴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日益增長。供水企業的壟斷霸王觀念已不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為此鷹潭供水在2018年提出“非壟斷性思維做供水”,投資800萬元(其中機房建設500萬元,系統建設300萬元),建設了三域五層的實用性智慧水務,進一步深化服務內涵,樹立供水服務新形象。

(一)管網動態監控,保障優質供水
鷹潭供水在470公里的管網上設立了119個壓力監測點,88個流量監測點,打造了DMA及SCADA調度系統,實現了供水系統的優化,使漏損由35%逐漸下降到12.27%,從而確保供水系統能夠穩定供應水量并維持穩定的水壓,提升了老百姓的用水體驗感。
(二)終端智能升級,提升供水服務
逐步改造20.2萬臺小口徑NB智能水表(全市用戶20.5萬戶,智能水表覆蓋率達到98.5%),1621臺大口徑NB電磁水表。同時上線了集抄系統、客服系統、營收系統和短信系統,實現了供水管理員生產力的全面釋放(人均管理3000戶提升到1.2萬戶),不再僅限于提供抄表收費,而是進社區、入小區提供綜合的供水服務。
第二階段:數業的融合,開展“您用水,我跑腿”
鷹潭實用性智慧水務經過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建設,已基本實現供水全鏈條智能化,但業務應用與系統融合水平不高,實用性智慧水務背后的數據價值挖掘不夠深入,為讓用戶真正享受到數智化的便利生活,鷹潭供水在2022年提出了“您用水,我跑腿”的服務方式。


(一)服務延伸化,優質便捷貼民心
探索新型服務形式,結合智慧化不斷延伸供水服務。利用“集抄系統”采集并分析全市20.5萬戶每日用水量信息,對超出日均用水量三倍的用戶,結合“短信系統”發出短信提醒,減少用戶因疏忽用水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提供“供水志愿者”上門測漏服務,深入排查用水隱患,幫助小區居民修理用水設施,讓用戶切實感受到“身邊的服務”帶來的便捷。
(二)服務前置化,省心省力省時間
鷹潭供水18名“供水志愿者”逐步深入6個鎮(街道)、43個社區、215個網格,結合“供水微網廳”、“微信公眾號”,建立了網格化綜合服務體系,形成了供水服務中心向基層下移、服務力量前置的服務模式。一旦接到用戶的電話或者反饋,第一時間上門為用戶辦理過戶、接裝水等供水業務,實現數據跑腿,志愿者跑腿,用戶一次也不跑,達成了省心省力省時間,全面提升了用戶的滿意度。
第三階段:初心的踐行,落實“以水傳情,用心服務”
2022年底完成思維的變革和數業的融合之后,鷹潭供水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深化落實供水人的“以水傳情,用心服務”的初心,完成優質供水服務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使命。


(一)打通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充分利用智慧水務信息技術與供水技術的深度融合,完成農飲水工程9套無負壓設備安裝,徹底解決了遠郊26個村莊1970戶,共計7470人的用水水壓問題,實現了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
(二)助力老年友好型社區,全面深化實用性智慧水務應用
圍繞著“客制化、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新模式為目標,開發愛心園社區專屬板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十多種的用戶特征分類,為東湖家園756戶居民定制專屬的服務、預警、聯動模式,實現“一對一”的專屬服務,助力了社區服務感知化,全面深化了實用性智慧水務的應用。
成效及展望
在實用性智慧水務的探索歷程上,鷹潭供水取得了不少成績,不僅三次上榜央視、連續蟬聯E20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服務企業”榮譽稱號、成功入選國家住建部“2022年智慧水務典型案例”,更是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鷹潭供水將不遺余力的持續借助實用性智慧水務與民生實事的互融共進,“貫徹非壟斷性思維做供水”的服務理念,堅守“您用水,我跑腿”的服務方式,秉承“以水傳情,用心服務”的服務宗旨,以人民為中心,不斷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迫切問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