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河西第三水廠(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為區域供水安全新添一道保障
日前,隨著配水機泵發出“嗡嗡”轟鳴聲,清澈干凈的自來水源源不斷流入供水管網中,標志著豐臺河西第三水廠(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水廠新增供水能力6萬立方米/日,惠及周邊5萬居民;將與現有長辛店水廠共同為豐臺河西地區供水,為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
河西第三水廠工程是市、區兩級重點工程。“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強化河西地區‘六網’投入和建設力度”等被納入豐臺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升綜合承載能力,補齊區域發展短板,豐臺河西第三水廠的投產運行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該水廠投資約2.44億元,總占地面積8.82公頃,建有取水泵房、凈水組團車間、超濾膜車間、配水泵房、污泥處理車間等9座主要構筑物。水源取自南水北調河西支線,“南水”進入水廠后,依次經過格柵、預臭氧、氣浮、主臭氧、炭砂濾、超濾、加氯消毒等凈水工藝處理,生產出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最終通過供水管網輸送到千家萬戶。通水初期,該水廠的供水范圍為園博園及周邊
地區,并逐步擴大至豐臺河西地區。
河西第三水廠作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8年11月28日正式開工,在工程建設中,參建各方克服了建設初期無水源、多工作面交叉作業、疫情等各種不利因素對施工工期影響,合理安排施工計劃,保障工程進度。工程建成后,豐臺河西地區實現了本地水和外調水的聯合調度及優化配置,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供水支撐。

應用高速氣浮工藝尚屬首次。北京地區首次應用高速氣浮工藝是河西第三水廠的最大亮點。市自來水集團在多年持續開展南水北調水源水質研究和工藝制水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南水”濁度低、夏季藻類高發的顯著特點,首次選用高速氣浮作為主處理工藝,代替傳統制水工藝中的混凝、沉淀(澄清)環節。相比常用的機械加速澄清等制水工藝,高速氣浮工藝占地面積更少,除藻效率更高,更適用于低濁水源條件。
區域供水保障度大大提高。近年來,隨著豐臺河西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用水需求激增,供需矛盾逐步呈現。豐臺河西第三水廠工程的建成,實現了豐臺河西地區“雙水廠”供水新格局,滿足了當地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大大提高了該地區供水安全保障度。
什么是高速氣浮工藝?
高速氣浮工藝即利用溶氣裝置產生釋放出大量的微細氣泡,黏附住水中藻類和雜質顆粒,使其形成絮團上浮到水面,通過機械刮渣或水力控制排除浮渣,進而達到去除藻類和雜質、凈化水質的目的。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